1.适合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有哪些
幼儿总是很活跃,喜欢户外玩耍,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充满好奇心的时候。因此,为确保宝宝安全,应2113提供怎样的户外运动呢?
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一以下活动:
1、去公园玩耍
大自然是神秘的、充满乐趣的,而公园又最接近自然环5261境,因此,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去公园玩耍,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认知,也有利于发展他的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。
2、出去走走
带孩子漫步在4102大街上,沿途你们可能会看到狗、猫、树木、汽车或其他对孩子来说很有趣的事物。
3、爬楼梯
上下楼梯,对年幼的孩子来说,可能是很有趣的活动,但是,你应1653在一边确保他的安全。
4、花园整理
如果你有一个花园或菜园,你可以让孩子帮你浇水,小孩子特别喜欢玩水,因此,他会非常愿意做的。
5、收集树叶和花草
散步的时候,你可以教孩子收集不同类型的叶子和花,内然后,帮助他制作植物标本。这对孩子来说,也容是宝贵的财富。
幼儿园里老师可以和孩子做一下活动:老鹰捉小鸡,捉尾巴,切西瓜,老狼老狼几点了,丢手绢等等。
2.儿童运动有哪些
让儿童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成长,但儿童运动要适量,否则可能带来肌肉、骨骼及脏器的伤害。那么家长如何掌握儿童的运动量呢?儿童运动量的大小由运动强度、运动时间和运动频数所决定。
运动强度,从医学角度讲,最适宜的锻炼强度应在最大强度的50%~80%。因此儿童运动时,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。下面介绍两种简易操作方法,一是年龄减算法:运动时脉搏控制在(170-年龄)的水平,也可按最高脉搏数控制在(220-年龄)的60%~80%为标准。二是运动后净增脉搏数百分比分级法,其计算公式是(运动后脉搏数-运动前脉搏数)÷运动前脉搏数*100%。运动后比运动前脉搏数的增加在41%~70%为中等运动强度,运动多以中等强度为适宜。
运动时间,每次运动时间要依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安排,一般至少10~15分钟。由于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密切相关,所以当运动强度提高时,运动时间可适当减少,反之则增加。如果没有整段时间进行锻炼,可以把时间分开进行锻炼,锻炼效果基本一样。
运动频数,应根据儿童具体情况和运动项目,以及运动强度、运动时间来安排运动频数,每次锻炼的运动量大,运动间隔应长一些,反之则短一些,如果不能坚持每天锻炼,也可以2天或3天锻炼一次,但每周锻炼不能少于1次。
天津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副主任 李义民
3.小朋友参加户外活动感到紧张害怕你应怎么做
1、户外活动有利于孩子亲近阳光和空气,走近大自然:户外活动是以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,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,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。如与小朋友一起玩水玩沙、玩球、堆雪人儿、滑旱冰等,既满足了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,又增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感。
2、户外活动有利于增强儿童抵抗能力:研究表明,经常在户外活动的儿童,身体结实,不怕风寒,一年四季很少生病。夏天怕热着、冬天怕冻着的孩子身体反而娇嫩,对季节的交替变化不能适应,容易伤风感冒。人的健康标志之一就是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能否适应。而在决定适应能力的因素中,皮肤具有重要作用,因为皮肤内有无数感受外来剌激的神经末梢,它对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剌激最先发生反应,具表现在对体温的调节上。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,利用日光等自然条件的剌激来提高对体温调节的能力,以增进体格的健康。经常在户外锻炼的孩子,受到寒冷的刺激,体温下降幅度小,恢复的速度快。反之,缺乏户外锻炼的孩子,体温下降的幅度大,恢复的速度也比较慢。随着寒冷的刺激,全身代谢加强,内脏器官内血液的供应量增加,内脏器官也得到了锻炼。所以经常进行户外活动孩子的抵抗力要比其他的孩子强。
3、户外活动能满足孩子好动与探究的本性:在户外活动中,孩子所受到的制约大大减少,他们在更多的情况下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,因此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、动手能力和创造力。
4、户外活动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:户外活动对增强呼吸器官,加强心脏活动能力,改善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机能,促进生长发育也都有好处。户外的空气新鲜,阳光充足,可使孩子获得充分的氧气和日光照射,使孩子不易缺钙,日光中的紫外线还能提高孩子关节和肌肉的活动能力。
儿童适当地在日光下和新鲜空气中活动,对于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突然变化的抵抗力,增强身体,对各个脏器的生理功能有着重要意义。尤其紫外线照射人的皮肤后,可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,有预防小儿佝偻病的作用,所以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需要。
5、户外活动能提高儿童的社会化发展:户外活动往往是需要与小朋友一起展开的,即使是简单的游戏活动,也有不少规则。如几个小朋友在一起滑滑梯,就有一个先后次序问题;一起搭积木、踢球,就有合作与配合的问题。可以说,户外活动为孩子解决日常生活问题、积累为人处世规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。孩子们往往会从游戏中积累经验并迁移到将来的日常生活中去。
6、户外活动利于宝宝通过运动和感觉来认识环境:德国学前教育界认为户外活动对儿童大有好处,比如爬、跳、跑等。儿童天生就喜欢运动,通过和感觉,他们会逐渐认识外界环境,儿童认识到事情都是有前因后果的,并以不同的途径理解事物的内部联系。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,儿童的自信心也可以不断加强。
4.幼儿园户外活动有哪些
两人三足
1.请幼儿自选伙伴,两人一组。
2.交待游戏玩法并示范给幼儿看。
玩法:
将报纸展开挖两个洞,分别套在两人的脖子上,将两人连在一起,然后,两人按指定路线走、跑、走平衡木等。如报纸中途破碎则停止游戏,以报纸不破碎者为优胜。
3.幼儿游戏。
4.游戏结束,教师请幼儿谈谈自己获胜的体会。根据幼儿回答做必要的小结,强调协作。
中班体育游戏:两人三足
活动目标:
1、学习游戏“两人三足”,体验与同伴按节奏同步前进。
2、体验齐心协力合作带来的快乐。
蚂蚁排队走
一、活动目标:
1.练习排队齐步走。
2.通过互相配合,协作完成游戏
二、活动准备:大的报纸团或皮球作豆子
三、活动过程:
1.请幼儿三个三个组成一组,扮成蚂蚁。(第一个幼儿站立,两手作触角;第二、第三个幼儿分别弯腰,双手抱住前面一个孩子的腰)
2.请一组组的“蚂蚁”排好队行走,注意互相的配合,不摔跤,不踩到别人。
3.设置一定的距离,在终点放置一些物品作“豆子”。请“蚂蚁”从起点到终点,再返回,比赛搬豆,看谁搬得快
荷花荷花几时开
活动目标:
1、感受与同伴合作,共同游戏的乐趣。
2、帮助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。
玩法: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,请几名幼儿蹲在圈内扮演“荷花”,圈上的幼儿边念儿歌便围着“荷花”走,当念到“六月荷花朵朵开”时,圈上幼儿做开花动作后四散跑开,而圈内的“荷花”就跑去抓住,抓到幼儿就算获胜。
5.四岁孩子参加什么户外运动可以强身健体
孩子4岁,建议不要强度太大的活动,一般的户外活动都有强度系数,最好参加那种休闲游玩的活动,犹如楼上所说溜溜公园,或者短途的徒步爬山,累了就休息让孩子玩玩,讲讲一些景点古迹由来等等,既能锻炼孩子身体和意志,也能增加知识面。
另外给你分享一点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: 参加户外活动之前一定要热身 户外运动前要和孩子一起活动全身,做好“热身”运动。如揉揉脸和耳朵、搓搓手、转转手腕和脚腕、扭扭腰部与四肢。
身体的肌肉、关节完全活动开后,再做强度稍大的运动,可避免扭伤和拉伤。 户外活动要合理的科学的进行 如果参加完户外活动孩子感觉心情舒畅、精神愉快,虽然有轻度的疲劳,但没有气喘吁吁、呼吸急促等不良感觉,就说明运动量比较合适。
运动时家长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后颈,如果发现有微汗了,就应该稍做休息或减轻运动量。 参加完户外活动要科学的调节 “冷身”运动即放松运动,从而使心肺放松、肌肉放松。
如果孩子进行的运动比较强烈,那就需要进行放松运动,否则突然停下来休息,心脏供血不足,容易出现头晕、恶心等缺氧症状。 户外活动结束后尽量避免大量喝水,也不宜立即给孩子吃东西,以免引起消化不良。
运动后不宜立刻脱衣服。家长可以用干毛巾擦干孩子身上的汗水,有条件的话,及时用热水洗澡,并换上干净的衣服。
6.幼儿园小朋友户外活动的好处,多长时间
第一,培养出身体素质好的孩子,他们在身体的柔韧性、协调性、耐挫性等方面都会比“温室里的花朵”好得多。
第二,户外运动能使孩子性格开朗,容易相处。
第三,户外运动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的本领。
第四,户外运动能使孩子视野开阔、心胸宽广,活力四射。
幼儿户外活动时间(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)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,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;高寒、高温地区可酌情增减。
拓展资料:
如果父母们希望孩子能够适应冬季的寒冷,减少患病次数,则需要从秋季开始坚持户外活动。天气好时,可以在户外玩的时间长些;天气不好时,可以减少在户外的时间。但是,一定要每天坚持让孩子“外出”,自然地过渡到寒冷的冬季。
切勿将孩子突然放入到寒冷的空气中去“锻炼”。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的皮肤、黏膜得到锻炼,反而会令其功能失调,人为地增加患病的可能。
百度百科-户外活动